一 联合培养方案的推出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根本保证在人才,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诚如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所指出的:“我国要实现跨世纪发展战略目标,必须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我们必须将立足国内培养和造就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因此,以培养、造就人才为中心任务的高校,自然成了实施这一战略规划的主力军。当今全方位展开的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攻坚战,其目的即在于培养面向21世纪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就我们历史学科而言,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健康的个性心理素质,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富于开拓创新精神的历史学高级专门人才和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人才。1994年,原国家教委为了加大改革步伐,为改革攻坚战的顺利展开提供良好的环境,经过认真的考察和筛选,在全国高校中建立了51个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其中历史学的基地有13个。我校历史系也因其结构齐整、根基雄厚的师资队伍和名列前茅的教学、科研成绩而榜上有名,于1995年正式组建澳门·威斯尼斯wns888入口历史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基地的建立为我校历史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历史系以此为契机,随即建立了基地班,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活动。首倡各高校基地班联合培养学生,就是其中引人注目的一项。这项活动是经过充分酝酿和论证,并在教育部高教司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于1999年正式启动的。该年6月,我校历史系和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签订了联合培养历史学文科基地学生协议书,商定从1999-2000学年开始,双方选派对等数量学生到对方学校学习,所得学分互相承认。双方交流学生的所有学习和课外活动,均按接受方的有关规定执行,统一管理。根据协议书,该年9月,双方共选派了9名97级学生(我校历史系5名,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4名)作为第一批交流学生。次年9月,经教育部高教司的建议,双方扩大了交流规模,共选派14名98级学生(双方各7名),作为第二批交流学生。在双方学校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两批交流学生均已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返回各自学校。交流互换、联合培养基地班学生在全国高校界实属首创。在两年来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曾多次向高教司和高教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得到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热情鼓励,同时也获取了许多富于启发性的建议。在去年8月间於吉林大学召开的教育部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上,我校历史学基地应邀就联合培养基地班学生活动作了一个大会发言,引起与会代表的热烈反响。许多高校代表纷纷表示希望尽快参与这一活动。足见联合培养基地班学生的活动已得到广泛的认可。但是,作为高校教学改革浪潮中的一个新生事物,联合培养基地班学生尚处于尝试阶段,有必要及时总结经验,给予理论提升。本文就是为此而做的一个尝试。二 联合培养学生有利于共享优势资源,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我们正面对着一个知识急速增长、不断更新的时代。各学科迅猛发展及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各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社会信息化的趋势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和融合加剧的趋势,构成了这一知识大爆炸时代的基本特征。如何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从而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一般说来,经教育部严格审批设立的文科人才培养基地,都已具备了较雄厚的人才培养基础。更重要的是,这些人才培养基地在长期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中都形成了各自的学科优势,各自的教学方法和授课风格。这种优势,作为长期历史积淀的结果,是一份相当宝贵的资源。联合培养学生就是为了更充分、更有效地发挥进行联合的各个基地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良性格局,从而为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创造更有利的环境。学科优势资源的共享首先体现在双方交流学生的课程选修上。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形成了在世界文明史和东北亚地区史等领域的学科优势;而我校历史系的学科优势则在于中国社会经济史、东南亚地区史和华侨华人史等领域。这种优势自然体现在各自所开设的选修课程上。在两年来的交流中,我校派往东北师范大学学习的学生在那儿选修了《伪满洲国史》、《前工业文明研究》、《世界当代史》、《犹太民族史》、《东北亚国际关系》、《东北民族史》等课程;而东北师范大学的学生则在我校选修了《中国海关史》、《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中国古代史料目录学》、《华侨史》、《东南亚民族与文化》、《世界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区域经济史》等课程。这些都是很好地体现了两校历史学学科优势特色的课程。双方交流学生都表示,从这些课程的学习中学到了许多新鲜的知识,大大拓展了他们的视野,拓宽了他们的基础知识。显而易见,是联合培养活动的开展为他们提供了这种良好的学习机会。其次,优势资源共享还体现在两校历史学基地班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上的差异对交流学生产生的效应上。两校交流学生在学习中都深切感受到这种差异。据学生交流反映,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基地的教学比较重视基础知识,讲课风格比较细腻,比较注重细节,对学生的考核也比较侧重于此。而我校历史学基地的教学则比较侧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讲课风格比较粗放,比较注重综合,比较注意鼓励学生的课堂提问和组织学生的课堂讨论。这或许体现了师范类大学与综合性大学在教学方法和风格上的细微区别。两者各有长短,各有优劣。双方交流学生在体味这种细微区别中长了见识,不仅学会如何有效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且也学会如何根据自己的需要课外及时补充养分。从调查中可以清楚看到。大多数交流学生在感受两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风格中不仅了解到更多的东西,而且也培养了自己多元思维的习惯。此外,联合培养还使两校的区位优势资源得以共享。我国版图辽阔,南方和北方、东部和西部,地区差异甚大。作为人文学科的学生,亲身体察不同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对于他们学识上的成长是相当重要的。联合培养为交流学生提供了这种良好的机会。交流学生在这种亲身经历中打开了自己的眼界,获得了更为丰富多彩的阅历和知识,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欲望。尤其因为我校派送到东北师范大学的交流学生原来都生长在南方,而东北师范大学派送到我校的交流学生则原本生长在北方,联合培养使他们生平第一次较长时间在不同的生态、人文环境下生活。这给了他们一个极好的体察机会,给他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座谈会上,交流学生都兴致勃勃地谈起他们在这一方面的强烈感受,畅言了他们通过亲身感受得出的种种思考和见解,同时也提出了他们的一些困惑和不解。总而言之,我们在工作中深深体会到,联合培养学生在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等方面,确实产生了较好的效果。这里不妨举个例子。我校历史学基地97级学生缪心豪是1999-2000学年我校派送的5名交流学生之一。他在今年由教育部和南开大学联合主办的史学新秀论文评奖活动中,荣获二等奖。这是我系自该项活动开办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该学生在谈到自己的体会时,特别提到他在东北师范大学的学习生活,认为这段不寻常的学习经历对他的成长起了很大的作用。更值得一提的是,联合培养活动不仅使交流学生受益,而且也使双方基地的其他学生受益。因为在交流学习期间,双方交流学生在某种意义上充当了传播所属学校信息的有效媒介。在交流学习结束后,返校的交流学生又以自己的亲身体会,给其他学生带来了诸多对方学校的信息。所有这一切,都大大增长了学生的见识。由此可见,虽然受各种因素的制约,直接参加交流的学生数量有限,但这一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却是很大的。三 联合培养学生有利于双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加强基地建设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现有的历史学文科基地都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但毋庸讳言,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各个基地在加强建设中都希望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善自身的工作。我们从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各基地联合培养学生,不仅能更充分、有效地发挥各自的长处,有利于共享资源,协力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而且还能为联合双方对照、查找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从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因为交流学生通过自己一个学期的学习生活,能够比较具体、真实地对比了两个学校教学工作的长短;学生在两个不同学习环境中的种种亲身体会,能够有效地揭示出我们教学工作的成效与不足,并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范例。这里不妨举几个例子说。在我们组织的返校交流学生座谈会上,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对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基地在利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改善教学手段和方法方面做出的突出成绩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他们一致称赞那里的多媒体教学工作做得好。资料丰富,形式生动,效果明显。相比之下,我们基地的多媒体教学就逊色多了。交流学生还以自己亲身体会,对我们基地如何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议。因此,我们认真对照先进,查找差距,研究改善的方案。在认真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并参考了交流学生的建议后,我们立即决定以不久前从东北师范大学调来的王旭教授为首,组织几位年轻的教师,形成多媒体教学的骨干力量;同时加大投资力度,添置、更换相关的设备和材料,并充分利用学校新落成的多媒体教室提供的先进设备和优良环境,大力推进多媒体教学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在座谈会上,学生们还提到这样一件事。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基地曾要我们选派的学生介绍我们基地教师的科研情况。学生感到很为难,因为他们对此并不熟悉。相比之下,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基地的学生却能较详细地介绍他们教师科研工作情况。这看似一件小事,却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我们意识到,这件事暴露出我们在加强师生联系,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方面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因此,我们马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一是加大推行基地导师制。在总结以往导师工作开展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导师工作细则》,进一步密切导师与学生的联系,尤其是要求导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鼓励导师与学生合作,进行课题研究,对于此类研究课题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二是进一步办好系列讲座,使之制度化。即每星期五下午推出一场学术讲座。原则上基地的每位教师每学年应为学生开设1-2场讲座。向学生介绍自己的研究领域,以及该领域中有关重大理论突破、方法论创新等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最新学术成果。这一方面使学生得以了解各位教师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状况,另一方面也开拓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及时将学生推入本学科学术前沿,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科研实践的兴趣。三是向一年级学生全面介绍基地教师的研究领域与科研情况,介绍我系的学科建设情况,使他们一开始就可以对基地教师的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样,一方面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另一方面,当学生对某一领域的问题产生兴趣或困惑时,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可以请教哪一位教师。教学相长是教育界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之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学相长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实现其良性循环。我们认为,联合培养基地班学生就是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交流学生有机会亲身体察、感受两所不同学校同一学科教学的优劣和长短。有比较才有鉴别;由比较、鉴别又引起思考。交流学生在此基础上作出的反馈,就带有很大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从而不仅对我们的教学改革起推动作用,而且对我们教学改革的思路,也提供了很好的启示作用。总之,我们从实践中深切感受到,联合培养学生的活动有力推动了我们基地建设的稳步发展。四 联合培养学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在联合培养学生工作实践中,我们也先后遇到一些问题。能否及时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将影响到联合培养工作能否顺利进展。这些问题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两方面。第一,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问题。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联合培养历史学文科基地学生的活动得到了双方学校各级领导和基地全体教职员工的大力支持。学生对此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但我们从调查中了解到,仍有一些因素制约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限制了双方互派交流学生的规模。一个主要的制约因素来自学生的家长。在1999-2000学年的联合培养工作刚启动时,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基地部分学生家长,尤其是那些家在东北农村的学生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远离家门到南方学习心存顾虑。此外,两地生活费用上的较大差距也使部分家长不愿让自己的孩子报名参加联合培养活动。而我校派送的交流学生则面临着在北方过冬需添置棉衣、棉鞋等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更多地向他们介绍和解释联合培养学生的目的和好处,打消他们的顾虑,获取他们的更多理解和更大支持。二是对参加交流的学生,可考虑给予一定数额的生活补助。补助费可以由联合双方协商分担。另一个制约因素则来自学生自身。部分学生对离开自己已经熟悉的学习生活环境到一个陌生的、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有顾虑。尤其是担心这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进而影响自己将来取得本-硕连读资格。我们充分理解和体察学生的这些顾虑,尽管有些顾虑仅是出于学生事前的想象,而非真实。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二是要及时解决交流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尽力为他们创造一个温暖、宽松、便利的学习、生活环境。要关心、帮助交流学生,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进入良性的学习状态。我们从工作实践中认识到,只要我们做好工作,使交流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与生活,并真正学到在原来的学校学不到的东西。那么,学生方面的种种顾虑最终是会完全消失的。第二,联合双方在教学安排和管理等方面的协调问题。一般说来,各个基地都有自己一套教学安排和管理制度。各个基地按照这一制度,可以自如、有序地运作。但当交流学生半途进入对方的教学体系时,在联合双方教学体制的衔接上,就可能出现一些问题,需要双方事先有所考虑,进行协调。举个例子说。由于我系和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基地在教学进度安排上的差异,我系97级交流学生在交流学习期间没能按时修完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等课程。重返我系后,他们必须补修这些课程。但这在时间安排上又会同教学实践课形成冲突。我们一方面对此给予妥善安排,一方面则从中总结经验教训。问题的产生是由于我们事先忽略了两校间教学进度的差异。如果我们事先对此有所考虑,本可以经由双方商量,做出相关的安排,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因此,在安排2000-2001学年的联合培养工作时,我们就事先与东北师范大学互相交流有关该学期课程安排情况的信息。据此指导学生先确定几门必须在东北师范大学修完的主干课程。其余课程则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这就完全避免了上述问题的发生。我们由此认识到,联合双方在选派交流学生前应先行相互了解对方的教学安排情况,以便对交流学生的选修课程有所指导。五 对联合培养基地班学生的思考众所周知,高等学校文科人才培养基地的建立,其宗旨在于更快、更好地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猛发展的需要。各高校人才培养基地间携手合作,取长补短,联合培养学生,就是遵循这一宗旨的一个初步尝试。常言说得好:“万事起头难”。我们在开展这项工作中尝到了甜头,但也遭遇了不少困难,并由此引发了种种思考。重视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转换,体现了教育观念的一个根本转变。近年来,教育界对如何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也作了不少理论上的探索。联合培养历史学文科基地学生活动的推出,正是基于同样认识与追求的一种尝试。我们在实施这一活动中充分认识到,这一活动确实有利于发挥联合双方的优势,共享资源,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交流学生是这一活动的直接受益者。联合培养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去感受、体察不同的人文环境、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学习伙伴。这种变化带给学生一系列的问题与思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欲望。哈佛大学有一个基本的教育理念称:“教育的真正目标之一在于培养具有不断思考精神的人”。联合培养活动就是为学生提供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利条件。此外,联合培养基地学生活动的开展也产生一系列积极的辐射效应。它带动了基地班的教学改革,活跃了基地班的学习氛围,同时也有利于各基地班之间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推进基地建设的健康发展。当然,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联合培养基地班学生的活动刚刚起步,不仅实践活动所积累的经验还很少,而且对它的理论探讨尚未展开。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加于改进和完善,同时加强理论上的探索。如今,我国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不断加快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要求高等学校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思想观念,推出新的举措,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着这一新的挑战,我们人才培养基地责无旁贷,任重而道远。